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磊 华敬方 李春燕 通讯员 张涛

蓝村王演庄大枣丰收、田横丰城地瓜丰收、段泊岚无花果丰收……金秋即墨,处处皆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据了解,近年来,即墨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大力发展“特”“优”现代农业,通过标准化、精细化管护以及研发系列深加工产品,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,助力农民增收,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即墨农业产业结出的硕果,越来越大,越来越甜。

大枣丰收,带火“乡村旅游”

10月8日,即墨区蓝村街道王演庄北村的“中华大梨”枣园,只见连片的枣树长势喜人,一颗颗果实饱满的枣子缀满枝头。枣农们正忙着采枣、装车,游人、客商采摘、选枣、买枣……

连日来,即墨区蓝村街道王演庄北村的“中华大梨”枣开始收获,枣农们抓紧有利农时进行抢收。

在枣园的大棚下,喝一杯崂山绿茶,品尝着甜丝丝的“中华大梨”枣,回顾起种植大枣的这些年,枣园主人、今年已68岁的毛德进感触颇深。“早些年家里有棵大枣树,每到结枣的时候大人小孩都爱吃”,正基于此,毛德进萌生了种大枣的想法。1996年,毛德进承包了20亩土地,花了5000多元栽上1000多棵枣树苗,开始他的种枣之路。

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枣园种植效益越来越好,同时也在全村兴起一股“水果种植热”,草莓园、无花果园、桃园……越来越多的果园出现在王演庄北村,“果园经济”初具规模。凭借“果园经济”毛德进一家走上了小康,生活条件越来越好。

蓝村街道王演庄北村地处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内,距青银高速青岛出站口仅1公里,具备发展城郊观光采摘的有利条件。要想搞活“采摘旅游”,果实品质和种植规模都得提档升级。村庄成立了果蔬合作社,以便村民抱团发展。合作社成立当年,村庄就为大枣园流转出80亩土地。

同时,毛德进远赴泰安购苗,种上了名贵稀有品种,口感俱佳的“中华大梨”枣,还为自己的大枣采摘园注册了“红玛瑙”商标。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,原本大都在11月份成熟的大枣,今年却能赶在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前成熟上市,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,这让毛德进兴奋不已。“凭借新技术,不仅将抓住假日经济,吸引采摘游客,同时还拉长了大枣的销售期,预计今年收入将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以上。”他喜滋滋地向记者算起了一笔经济账。

枣园里的枣农们正忙着采摘鲜枣,打包装货,准备销往全国各地。挂满枝头的红枣犹如一串串火红的小灯笼,映红了枣农丰收喜悦的笑脸。正在采摘大枣的农民朱淑平说:“我每天摘三四百斤的枣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130元钱。”

“采摘经济”催热了村庄的乡村旅游市场,让村民们鼓起了腰包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村约有11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,村庄旅游年收入达到200余万元。

“即墨地瓜”引领甘薯产业做大做强

近日,即墨区地瓜也迎来了丰收季。为此,即墨区田横镇特意召开“丰城地瓜庆丰收媒体见面会”,帮助大家详细了解丰城地瓜的特点、其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和相关销售途径,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。

田横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非常适宜甘薯种植。2012年,青岛乐泉种植有限公司在田横镇河东村开始从事有机地瓜的种植,于2015年成立了青岛薯之恋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。2017年,“丰城地瓜”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;通过了国家“绿色食品”认证,同时被评为青岛市第三届知名农产品品牌。2018年9月份,丰城地瓜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的验收,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认证。近年来,田横镇高度重视甘薯产业发展,以甘薯产业、品牌农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搭建起三产融合的基本架构,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,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机会。

丰城地瓜主打田横蜜薯、沙丘红薯等品种,依靠“有机种植、脱毒增产”两大特点,使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。田横镇从土壤改良入手,用有机肥来养地,补充有机质,拒绝农药和化肥,借鉴相关技术自主研发的“竹粉及纳米蛤蜊有机肥”“蒜皮粉有机肥”两款产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,其生产出的地瓜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,获唯一的一个地瓜单项奖。为解决地瓜品种退化,产量降低这一问题,田横镇和青岛农大合作,成立“专家工作站”开展地瓜的脱毒育种工作。为村民发放一级脱毒地瓜种苗。地瓜脱毒以后,不仅产量提高30%~50%,品质更是大大提升,糖度达到30.6度(苹果的一类糖度是12度)。

下一步,田横镇将结合“即墨地瓜”这个品牌,抓好品质、打造品牌,引领即墨区的甘薯产业做大做强。

原文引自: 半岛网 | http://jimo.bandao.cn/a/1697165846446462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旨在陈述观点,传播社会正能量,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版权或人物事件存疑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更改或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