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岛网12月20日讯 (记者 郎韬) 19日,记者从潍坊市召开的《关于实施“百区示范、百园提升、千企引领、千村共富”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,潍坊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(到2026年底),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,提升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做强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,推动1000个村庄实现共同富裕。

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

坚持全局着眼、微观入手,以 “小片区”为重点,以 “塑精品”为目标,高质量建设一批在全省、全国影响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,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振兴。

高起点编制片区规划。按照 “位置相邻、功能相近、产业相融”的原则,科学规划示范片区,原则上每个片区覆盖10个左右村庄。明确 “产、村、人”融合发展方向,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要求,加强村庄建设风貌管控,优化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统筹布局基础设施、产业园区、生态绿地、公共服务等功能板块,明晰建设内容和重点,全要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对片区既有规划,根据新要求进一步研究论证、修订完善。

高标准推进片区建设。加快打造景区化示范片区,推动基础设施连片建设、公共服务连片提升、人居环境连片整治,系统推进水、电、路、气、讯等基础设施配套,提升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做好 “土特产”文章,推动 “农文旅”融合,积极发展生态旅游、民俗文化、休闲观光等新业态,实现由 “一村美”向 “村村美”拓展、“一域兴”向 “全域兴”跃升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打造市级示范片区20个、县级示范片区80个左右,全部达到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标准。

高效能抓好片区管理。成立片区党委,健全运行机制,实施组织联建、治理同抓、产业联动、服务共享,全面实行项目化推进,明确责任主体,加强项目监管,高质量扎实推进,确保建成一片、巩固一片、带动一片。

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

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,打造一批优势特色鲜明、要素高度集聚、设施装备先进、生产方式绿色、三次产业融合、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。

明确园区发展定位。按照 “适度超前、整体规划、突出特色、错位发展”的原则,编制完善园区相关规划,明确区域布局、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。全面梳理现有园区,分类优选、重点提升一批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、设施农业、休闲农业、海洋渔业等示范园区。坚持以产业思维建设农业园区,推动园区发展由普通产品向特色品牌、由一产为主向三产融合、由技术输出向标准模式输出转变,打造一批生产技术先进、产业形态多元、综合效益突出的样板园区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打造市级示范园区20个、县级示范园区80个左右。

增创园区发展优势。聚焦粮食、蔬菜、花卉、瓜果、种苗、畜禽、农机等优势特色产业,以产业化龙头企业、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,加快打造一批集生产、加工、研发于一体的特色园区。充分发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作用,高质量运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、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 “国字号”创新平台,加快推动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品种、新装备率先在园区示范应用。加大 “招才引智”力度,组织园区与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深度合作,推动产学研融合,建设2-3处科研实验实践基地,打造产业发展引领区、科技转化新高地。

提升园区带动能力。坚持集中资源、高效发展,引导人才、土地、资本、技术、信息等要素向园区聚集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形成纵向贯通、横向配套的全产业链园区。创新联农带农机制,探索 “国有资本投资+专业公司运营+农户承包经营”“大园区+小业主”“农户+产业化联合体”等模式,将农民嵌入园区产业链条,让群众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。

做强农业经营主体

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、惠农富农中的引领作用,强龙头、育主体,打造群山高峰并秀、综合实力强劲的 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家庭农场+智慧牧场”的主体矩阵。

壮大农业龙头企业。制定分类培育计划,支持 “潜力型”企业 (营收1亿元以下)跨越突破、 “成长型”企业 (营收1-10亿元)做大做强、“龙头型”企业 (营收50亿元以上)引领发展。精准对接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,采取引资入股、技术合作、兼并重组、强强联合等方式,拓展预制菜、优质种业等新赛道,加力培育发展新优势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培育壮大500家农业龙头企业,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40家以上、过50亿元的10家以上、过100亿元的6家、过200亿元的2家;新培育上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。

提升新型经营主体。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“外塑形象、内提质量”行动,推动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、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、农民合作社办公司,加快提档升级、提质增效,聚力推动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,开展种植单品攻坚,扩大 “三品一标”覆盖,全面提高农业质效。增强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,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,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打造省内一流、全国有影响的农民合作社 ,200家、家庭农场100家左右。

培育生态智慧牧场。持续做优做强奶牛、肉牛、肉鸡、蛋鸡、生猪等智慧牧场项目,带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。实施生态智慧牧场改造提升行动,聚焦科学管理、标准生产、高效运营,加快传统牧场生态化发展、智慧化转型。依托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,推动研究开发、集成示范、推广应用紧密融合,创建一批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培育200家左右生态智慧牧场。

推动村庄共同富裕
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自身发展与政策扶持有机结合,一体推进富民强村,推动更多村庄率先实现共同富裕。

多方式开展乡村经营。以经营城市理念经营乡村,深化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,组建经营乡村公司,创新 “政府+市场+村集体” “企业+政府+村集体+运营公司”等形式,加快盘活农村集体资产,激活农村宅基地、承包地等资源,推动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结合开展 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活动,吸纳能工巧匠、本土乡贤、各类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打造市级共富村庄100个、县级共富村庄900个左右。

多途径壮大集体经济。深入实施 “千村联建、百区共富”行动,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,打造一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样板片区。深化 “党建统领、四社共建”,运用飞地抱团、退散进集、要素交易、农光互补、美丽撬动等强村措施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。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组建 “共富公司”,抱团发展产业项目,承建乡村建设小型项目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共富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0万元。

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。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创新就业促进、产业提升、资源盘活、强村分红等措施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探索农村承包地 “模拟流转”、合法住房 “模拟转让 (迁建)”、宅票管理等方式,推广土地流转得租金、入园就业得薪金、家庭经营得现金、股份分红得股金的 “一地生四金”模式,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。利用3年左右时间,共富村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所在县市区、市属开发区平均水平20%以上。

多举措促进乡村善治。坚持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、整体提升,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。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机制,运用积分制、道德银行等措施丰富乡村治理载体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,深化平安乡村建设,推动农民精神富足、农村稳定安宁。

保障措施

强化组织领导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抓总,市级分管领导具体负责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研究解决重大问题。结合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,建立市级领导包靠示范片区、农业园区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智慧牧场、共富村庄 “七个一”工作机制。由市委农办统筹,抽调专人集中办公,制定分项行动方案,推动工作落实到位。市直有关部门、单位按照职责分工,加强协同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。各县市区、市属各开发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,加强对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的组织领导。

强化政策保障。统筹市级乡村振兴财政专项资金,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,支持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实施。市直部门、单位在申报上级和安排市本级相关财政补助项目、分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、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,优先向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倾斜。县级参照市级做法,强化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政策配套,推动“双百双千”工程落地落实。

强化宣传发动。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,提高全社会知晓率、参与度,营造人人支持、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。加强总结提炼,推出一批典型样板,讲好发展故事,发挥示范作用。发动全社会共建,向示范片区派驻乡村振兴专员,扎实开展 “万企兴万村”、国企助力示范片区行动,形成协同推进的整体合力。

强化督导考核。加强对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的督促指导和调度通报,将示范片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市级现场观摩,实行月调度、季打分、半年督导、年终考核。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推进会,对 “双百双千”工程推进有力、成效显著的县市区、市属开发区,在年度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;对推进缓慢、工作滞后的进行约谈,及时督促改进提升。

原文引自: 半岛网 | http://weifang.bandao.cn/a/1703054396460402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旨在陈述观点,传播社会正能量,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版权或人物事件存疑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更改或删除!